鑫子太智能化资讯网
首页 > 财经 > 首届浦江AI学术年会在沪举办

首届浦江AI学术年会在沪举办

首届“浦江AI学术年会”日前在沪举办。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以及行业领袖汇聚一堂,150余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在大会论坛和10场专题论坛中,就AI的前沿发展趋势、关键技术挑战、创新协作机制、产业应用实践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本次会议由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起并主办。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及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是科研成功的关键。目前,中国在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在博士生和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成果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认为,除了引进人才,还需为其提供长期发展的机会,培养一流的科研团队。

上海AI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周伯文表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愿意以开放、主动拥抱的态势,不与高校争名、不与企业争利,与各位同仁开展协作。实验室愿意作为平台,成为大家的连接器、放大器和加速器,将这些能力通过创新的协作机制更好地发挥出来,实现共赢。人工智能的进步不仅依赖于个体的努力,更需要集体力量的汇聚。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宝权表示,图形学本身就是通过结构化的方式描述世界,这与大模型的“白盒”理念高度契合。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提供了新的工具来“逼近”现实世界,这种结合有望推动科研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展望 2025年,他期待看到更多在物理和推理领域的突破,尤其是如何将已有的物理知识与AI结合,通过反向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构建更有效的AI系统,从而推动更加精确的模型发展。

稀宇科技创始人闫俊杰表示,智能的定义可以非常广泛,黑盒模型在某些应用中足够,但白盒模型在理解人类的智能上可能有优势。尽管当前的模型和产品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未来将会有更多创新出现,不同研究机构和企业将提出各自对智能的理解,并在特定领域内超越现有水平。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助理、领军科学家乔宇表示,通往AGI的道路仍面临技术挑战,在模型架构,数据和学习算法等方面仍有创新空间。期待多模态大模型能够像语言模型一样实现突破强泛化的涌现能力,并基于更多样的Scaling Law维度实现原创创新;具身智能和科学智能前景广阔,期待技术和应用的突破;此外,人工智能的性能与安全平衡发展值得关注,推动人工智能可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

标签: --

猜你喜欢

云南财经大学官网入口 抖音相关负责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白金蕾)5月13日,抖音相关负责人回应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称,网传限制发布时政、财经、法律或医疗内容为不实信息。相关调整为商业素材发布...
抓住急救黄金4...
2024年9月14日,适逢第25个世界急救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携手迈瑞医疗发起的「人民健康急救科普行动」在北京启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运动员...
意法半导体发布...
“ 服务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 (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 推出了首个集...
思特威公司提供...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12日讯,有投资者向思特威提问, 董秘您好,请问贵司在mate70上面有供货吗?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

强力推荐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