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协会柏斯维从日本地震看物联网在防灾中的作用
3月11日下午13时,日本发生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地震与海啸。面对灾难,很明显搜救遇难者是第一要务,而救灾现场的智能化管理更显得重要。值得思考的是,如何防患于未然把损失降到最小,如何利用现代手段加强防灾减灾?蓬勃发展的物联网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将是物联网新兴战略产业的重要使命之一。充分利用WiFi、RFID、(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的功能,利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人、对物体的识别跟踪、定位监控、追溯记录等功能。在突发自然灾害时,为搜救抢险赢得时间提供强有力的实时信息和技术保障。这些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的协助我们抵御地震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当一个人通过手机、或者植入一个RFID芯片或通过3G无线网络后。的健康信息、人的位置信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将准确的一览无余传递给城市管理系统,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迅速的通过公共管理指挥系统实施智能调度。使得遇到自然灾害时便于政府实施灾情抢救、个体自救、以及现场控制管理。 如果灾前能做到每人配备无线定位系统。在救灾当中,利用RFID、WIFI无线等物联网技术对进入灾区现场的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也是个很好的方案。灾民身份的确定,伤势情况的统计,灾民原有健康信息的记录管理,灾民位置移动和跟踪,灾区现场救灾物资发放管理。特别是在抗震救灾中处理余震和二次险情就更重要了。总之,物联网技术在抢险救灾中的作用和用途有待于我们开发。相信,物联网技术在抢险救灾方面有着很广泛的用途。